你也许听说过“IMO”、“海星”,也知道它们的意思,但是你们知道这些名称的起源吗?今天,我们就通过一则小故事来了解一下“IMO”的起源
幸岛的猴子
1947年,日本的灵长类科学家们开始研究位于幸岛的日本猴。经过5年的“猴口”普查,1952年,研究者们已经比较清楚地掌握了“猴口”结构,并可以识别不同的个体。为了近距离地观察它们,科学家们使用红薯引诱猴子。由于红薯上有很多泥土,猴子们吃之前都会用手掌揉搓一番,把红薯抹擦干净点儿。
就在1953年9月的一天,一只一岁半的小母猴偶然从小溪里捡到一块红薯,这只小母猴发现在小溪里的红薯更加干净与甘甜,于是以后当它要吃红薯的时候,都会把红薯拿到溪边用水清洗。这样一来,她不仅最有效地把红薯清理干净,而且因为沾着水吃而不至于匆忙进食的时候喳得打隔。她妈妈看到了女儿的举动,并很快跟着模仿。其他的小伙伴也随之学习开来。
行为的突破
因为这一行为震惊了研究者,他们为了记住这位小女孩,特地为她起名伊莫(IMO),在日语中是薯类的意思。伊莫的口味重,喜欢吃咸的,她后来就把红薯拿到海水里去洗。结果,她的妈妈、朋友、邻居又开始效仿这一做法。到了1958年,整个猴群的80%的青少年(2至7岁)和20%的成年都会洗红薯。1962年的统计显示,全群75%的成员都已经学会洗红薯。从此,非人灵长类的文化存在得到科学界的认可和重视。
更有意思的是,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即使为生活在内陆的一些日本猴提供红薯和水源,它们也不会洗。所以,文化在起源的过程中可能与个体的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伊莫的一岁半相当于我们刚上小学的时候,创造力非常强,而学习者也大多是年轻猴,且女孩比男孩学得更快。但是,上了岁数的往往学不会,或者不愿意再去学习。伊莫虽然早已逝世,但她所创立的洗红薯文化得到世代相传,至今幸岛的日本猴大多都会洗红薯。这[洗红薯的小母猴]所增加的能力,竟然创造了意识形态的突破。
IMO意义
个人的改变会引起磁场的改变,因而引起更多的共鸣,于是整体就会随着部分改变。这个惊人的发现揭示了一个道理:当某一行为被许多个体认可并效仿达到一定程度后,这种行为将不再是个体行为而是作为一种意识被不断地被强化进而达到群体思维的突破。
IMO,在日语里是地瓜的意思,也用来形容那些具有愚公精神,不断带动别人看到新的可能性的人。
#记录我的2023#装修都需要经历一段漫长的过程,需要耗时耗力,相信经历过装修的业主都深有体会,装修真的是太
我家的新房装修造价9万,客厅装修堪称完美,我和家人都非常喜欢,有兴趣的就来看一看我家的客厅的装修效果吧
9月20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兴泉铁路宁都站站房主体结构顺利封顶,比原定节点工期提前10天,成为全
在新房限价的大环境下各种装修包、升级包层出不穷购房者并不认可这样的行为但毫无办法购房者和开发商的矛盾
#秋日生活打卡季#改造老房,都是因为空间需求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房屋面积不大,但是只要用心改造后
起初这个160㎡的房子,在大多数人看来徒有面积而已,入户有消防通道,出了玄关后还要经过一条窄长的走廊,光
© Copyright (c) 2023 小胖丁 版权所有
声明: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