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小胖丁资讯网,新时代综合信息资讯门户!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综合资讯起名祠古镇旧忆华溪逸事之十四志恩祠的由来

起名祠古镇旧忆华溪逸事之十四志恩祠的由来

2025-07-15 未知 阅读:

“志恩祠”的由来

在古山瑞虹桥的东面,原来建有“本保殿”,在本保殿的南面,隔地丈余,建有“志恩祠”。“志恩祠”是为感谢外太祖公——孙宅村的孙宗泰对古山胡姓族的恩德而建,意在报恩。

当年,古山始祖胡泳是住在永康东街街南,后在孙宅招赘,孙宗泰的长女许配胡泳,为胡泳创业立家计,拨山塘田宅若干,分居大塘沿居住(现在为前塘沿)。

自宋至清历数朝,所有记载毁于战乱之中,问及外太祖公之墓,孙家父老又无人识,沧海桑田,世远年湮,然而公恩德之大至今不忘。在同治乙丑(1865)年春,古山大宗管事承先人未及之志,率众立基于牛蹄山之巅,积土为墓,勒碑刻石其上,曰:“外太祖公孙升六府君孙宗泰,外太祖婆夏氏邵氏之墓。”每年清明择日祭扫,以作纪念。

当时广聚祭资,每名出钱三百,族中共二百五十六名,集资七十六千八百文,积储置产。同年在瑞虹桥以东建造“志恩祠”。祠坐西朝东,一字五间,前面留有天井,起名为“志恩祠”。立牌位,供奉外太祖公、外太祖婆夏氏、邵氏,香火不断,所用之余钱购买田产俱登于薄。为久远计,略备年节、清明墓祭之用,以表示念念不忘,当与天上日、月、星同垂不朽。

1943年日寇侵入古山,“志恩祠”被毁,1946年重建,曾有一段时间为国民党保卫团所用。解放后,归古山供销社作为经销山地货场所,“志恩祠”从此失去本意。

视频号怎样设置才能更好的运营

工程技术研究官网

海外文摘编辑部

© Copyright (c) 2023 小胖丁 版权所有

声明: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备案号:冀ICP备202300458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