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小胖丁资讯网,新时代综合信息资讯门户!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综合资讯理发怎么起名乡土散文当年理发叫剃头

理发怎么起名乡土散文当年理发叫剃头

2025-07-15 未知 阅读:

文:杨晓光

图:来源网络

小时候理发,叫剃头。村里或大人或小孩,谁要剃头,家里人就要侧耳聆听当街传来的串子声,一听串子响,马上就得出门喊一声:有剃头的!走街串巷的剃头匠,不时兴吆喝,一手拿个大号镊子形状的中空铁器,另一只手拿根铁棍穿到中间一划,发出“嚓楞”“嚓楞”之声。在我们老家昌黎县晒甲坨,管这个物件叫“串[chuān]子”。不管大人孩子,找剃头匠剃光头的居多,一毛钱一位,便宜,实惠,快,讲究些的老年人“净面”(刮脸),外搭五分钱。

喊声是生意的信号,喊声此起彼落,意味着生意兴隆。剃头匠选个背风向阳之地,落下挑子,支起布棚,开张营业。我从小也没剃过光头,总在回秦皇岛时由父亲带着去国营理发店理发,所以对剃头刀滑过头皮的快感或痛感无从知晓,也没深入观察过剃头匠的行头装备和作业流程。只知道那副剃头挑子上有升火的炉子和盛水的盆子,还有备剃刀的长条皮子。

上学后,老师要求同学们讲究个人卫生,校内外展示良好的个人形象,剃光瓢不被允许了。可是要到东庄集上的剃头棚用推子理个小平头,需要花两毛钱,不划算的。农户家庭,柴米油盐都要精打细算,哪有闲钱“理发”,于是只好让家长在家里用剪刀剪发。别人都是妈妈出手“一剪美”,而我却别无选择,只能让奶奶笨手“剪爱”。奶奶的眼神不济,戴上老花镜,也好不到哪儿去。我吵着闹着不让奶奶剪头发,都是头发长得太长了,压到耳朵了,奶奶就会说:头发盖耳朵,准会压上火。好说歹说,我才让奶奶沿着耳朵边剪去一个头发圈。一次,头发实在太长了,奶奶强制性地给我洗头,让我头枕着铺在炕上的报纸,奶奶戴着老花镜,一手拿剪刀,一手拿梳子,左比划右比划,咔嚓咔嚓,剪得我心惊肉跳,奶奶自己也紧张得直哆嗦,唯恐剪出狗啃式的波浪形。还好,上学没人嘲笑,说明奶奶剪发“有手艺”。

学生总要麻烦家长剪发,时间一长,整天下地农忙的家长们颇有微词。于是学校决定,用师生勤工俭学节余的钱,买一把公用理发推子。“推子”的结构极为简单,上半身锋利无比,而下半身则是手柄。可是,派出的徐祖才老师跑遍昌黎县城,也没踅摸到哪儿有卖理发推子的。

学校放寒假,我和奶奶回秦皇岛,一大早去后封台车站赶火车,快到北河石桥了,漫过东坡岗子的阳光,暖洋洋地照着大地,我和奶奶正在背风处歇脚,只见“小福子”(徐老师小名)由慢速度到加速度,从四村方向一路跑来,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晨练”的身影。他跑得气喘吁吁的,追上我和奶奶,把买推子的钱交给奶奶,委托我们从秦皇岛给学校买一把推子来。原来,他头天晚上来我家,发现我和奶奶已经睡下了,次日清早赶来,不料我们已经出发赶往火车站。于是只好跑步追赶。漫过高岗的阳光,照着他头上的汗珠,一闪一闪的,脸上的热气遇上冷空气,变成了淡淡升腾的白雾,看上去真是一幅绝佳的人物剪影。我马上联想到课堂上新学的成语:朝气蓬勃。加上小福子说话柔声细气的语调,我感觉到一种说不出来的美感。多年以后看到李玉刚的舞台表演,忽然想到了当年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小福子。

自从学校买了理发推子,我们理发再不用发愁了。谁的头发长了,班主任老师便单独教练,白布一围,用推子给修理修理。一些家长的头发长了,也借着来学校过问孩子学习之际,顺便将头发剪一剪。我们几名红小兵干部,自告奋勇为别人理发,我的理发技艺,就是当年热心当志愿者,用别人的头发做试验田,勤学苦练,练出来的。

欢迎文友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609618366@qq.com。本号收录乡土、乡情、乡愁类稿件。随稿请附作者名,带图片最好,请标注是否原创。乡愁文学公众号已开通,欢迎您搜索微信公众号:xiangchouwenxue,关注我们。

东西南北杂志社

餐饮世界编辑部

提高网站内页权重的有效方法你知道吗

seo优化常用的标签有哪些标签的作用是什么

© Copyright (c) 2023 小胖丁 版权所有

声明: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备案号:冀ICP备2023004586号-2